時光倒流至1921年,京城一家涮羊肉店門前。一對青年夫婦領著自家的8歲小女孩來吃涮羊肉。在店裡的廚房門前,廚師正在死拉硬拽著一隻要宰殺的羊。那羊淒厲地慘叫著,跪在那裡,就是不肯進門。
妙趣橫生之企業家胡小林先生主講(無辜惡名子孫驟發)
我說《了凡四訓》上說,父母無辜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妳有女兒嗎?有。以後妳女兒考上清華大學,當上共和國的部長,我一點兒都不覺得奇怪。她說為什麼?她媽媽送月餅, 無辜遭到人家的惡名,遭到人家辱罵,以後妳的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給女兒修福了。馬上就笑了,真的?我說真的。
《永嘉大師證道歌》裡講的:“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如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從他謗,任他非。”
別人罵你的時候,別人說你壞話的時候,別人當著大家的面侮辱你的時候,我們平常人是這樣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是凡夫的境界。
不管是宗教上的还是科学上的,都是基于“信”。哪怕是最最具有批判性、怀疑性的人,当他去批判、怀疑别的信念、理论、意识形态的时候,其实也是基于他自己的“信”,首先他相信自己的理由,然后再去批判别人的。例如《中观》,也许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分析、辩论,来对它产生一点点理论上的了解。可是对于像大手印,你是知道的,我们几乎不能通过理论来学习,因为那是超越语言的实相。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天当帝诺巴和那洛巴走在路上,一个国王和王后迎面而来,那位王后非常漂亮。帝诺巴要求那洛巴上前去捏那位皇后的屁股,而那洛巴真的这么做了,结果遭来一顿爆打。你们要知道,那洛巴他可不是白痴啊,他是那烂陀大学的教授!可是在这么多人里面,他选择了相信帝诺巴这个整天吃生鱼的“疯子”。
一开始,我们什么都不信,然后我们开始相信一些东西,最后我们总得相信一两样东西。然而,我们却不肯相信实相原来是那么简单。顶果钦哲仁波切说过:“我们就像一群口渴的人,到处去寻找水,我们自己手里捧着一大块冰,然而我们却不肯相信,冰融化掉之后是会变成水的。”我们不肯相信,当我们看到这个的时候(宗萨仁波切挥动着手里的黄色哈达),这就是心本具的智慧,可我们只相信,我们看到了哈达。寂天菩萨说:“在念头与念头之间,那里就有佛。”然而我们不相信就这么简单。我们到处去寻找佛,我们要找那发光的、伟大的、灿烂的佛。我们不知道,因为佛离我们太近了,所以我们根本看不到他,就像我们看不到自己的眼睫毛一样。
我们不相信这是一个梦境,所以我们需要做一切,礼拜、念诵、打坐,一切一切来让我们认识、证明这不过是一个梦境。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能接受,这不过是一个梦,就不用做这些了,然而去接受这一点是这么的困难,所以诸佛菩萨才要设计那么多的法,那么多的道,来让我们去修。这就是诸佛的慈悲,他们一直在陪我们玩儿这样的一个游戏。但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游戏!
南懷瑾先生:被輕賤的前因後果
佛告訴須菩提,假使有人誠誠懇懇學佛,研究金剛經,結果一輩子倒楣,為人輕賤。有人事業很好,生意也做的很大,功名也很好,偏要跑來學佛,我說你不要搞啊!這個事情不是好玩的,學佛就要倒楣的。他說菩薩會保佑發財;我說佛不管這個事,因為佛學是空道,你要學只有放下。當然也有些人學佛反而發了財,大部分都是遭遇更多困難。不但學佛如此,信別的宗教也是一樣的,很多人說自己一輩子作好事,結果倒楣透頂,什麼壞事都到他身上。歷史上司馬遷也懷疑這個問題,善人做好事,偏要倒楣;壞蛋個個好得很,身體又健康,精神又好又發財,又有辦法,這個世界上因果報應到那裡去了呢?這是個大問題。
《蓮池大師自知錄》,是蓮池大師在浏覽功過格以後,非常喜悅,覺得還不夠具體詳細,於是補充詳細化的短文。我有幸昨天才看到。
淨空法師:一定要大徹大悟之後,才可以廣學多聞 |
|
只有孔雀能夠以毒為食。能夠將煩惱以為道用而無須捨棄煩惱的人,比優曇缽花還要希罕。對於最高根器的行者來說,煩惱會展現為幫手;然而,對於較低根器的人來說,煩惱卻會變成毒藥。對於較低根器的人而言,斷捨煩惱是比較好的。
試圖以煩惱為道用,然而卻仍執著於實有,就像蒼蠅困陷蜂蜜中一樣。
何必為了日常生活中的起伏而庸人自擾,如同一個孩子為了堆築沙堡而欣喜,為了沙堡的崩塌而哭泣?
看看人們是如何為了獲得他們想要的事物,棄絕他們厭惡的事物,而把自己投入痛苦折磨之中,仿如飛蛾撲火!永遠放下如夢的執迷重擔,不是比較好嗎?
蓮師心要建言第八章
1、 覺醒心既沒有形狀,也沒有顏色;既沒有中心,也沒有邊際。最初,它並沒有起源而是空性的;中間,它沒有所居之地而是空性的;最終,它沒有目的地而是空性的。這空性並不是由任何事物所製造,而且清明又具有覺知。當你看見了這點並認出空性的時候,你便了知了你的本然面目。
蓮師心要建言第六章:除障珍寶寶庫
1、 將貪欲作為道用的實際方式是,深觀貪欲本身,讓貪欲處於本然狀態之中,不加干涉,然後貪欲本身會清晰地顯露為赤裸離念的本覺;在本覺當中,大樂與空性是無二無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