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生活佛著作盧勝彥文集 80_佛王之王

 

(一)

   「無心」才能「明心見性」。

 

  「有心」則見不到「真性」。

 

  這是真佛密法的第二大口訣。

   經文曰:

   此心人人本有,個個不無,是諸眾生,自知自覺,平等之心。何以故,一切善惡,皆出自心,自心修善,令身安樂,自心造惡,令身受苦。心是身主,身是心用。所以者何,佛由心成,道由心學,德由心積,功由心修,福由心作,禍由心為,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獄,心能作佛,心能作眾生。是故心正成佛,心邪成魔,心慈是天人心,心惡是羅剎。若人明白自心,依佛修行,決定成佛。何以故,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自心流出,無窮無盡,不壞不雜。

 

  至於此「心」在何處?

 

  「心」不是肉體的「心臟」。

 

  「心」不在內。

 

  「心」不在外。

 

  「心」即是無窮無盡,不壞不雜的「大心」。

 

  瀰布六合的「宇宙意識」。

 

  所以,此「心」照天照地,具足恆沙功德,出生四聖,也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功德皆從此「心」而出。

 

  而此「心」,非生非滅,最聖最靈,遇境似有,境滅還無,今天若悟此「心」,常覺不昧,不隨妄想流轉,但依真性,證入「明心見性」。

 

(二)

 

  各位同修,為何「有心」則見不到真性?

 

  「有心」的人,一向機謀計較。將墮卵生。

 

  「有心」的人,貪戀淫欲。將墮胎生。

 

  「有心」的人,貪戀名利酒肉。將墮濕生。

 

  「有心」的人,造作是非。將墮化生。

 

  以上是「下品」「有心」的人種種迷妄。

 

  至於「上品」「有心」的人:

 

  「有心修福」則生天上,是有德為神。

 

  「有心修道」則成聖人,有道是仙也。

 

  但是,仍然沒有得到究竟,要得到「真佛佛中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要「無心」。

 

  記得達摩祖師初見梁武帝。

 

  武帝問:「我這一生建造了許多寺院,施捨了許多錢財,供養了不少出家人,功德有否?」

 

  達摩答:「並無功德。」

 

  武帝:「……。」

 

  機緣不合,達摩則去。

 

  其實,梁武帝建造寺院,施捨錢財,供養出家人,全是「有心」為了自己植福。這是「有心求福」,在大乘佛法之中,離開「功德」是非常遠的,更不明白佛性的道理。

 

  這建寺、佈施、供養,反而顯露了有所求虛妄的成份,如此一來,「有心」的作為,便毫無功德可言,何況妄想成佛呢?

 

  什麼又是「無心」呢?

 

  「無心」就是「沒有造作的心念」,努力去行菩薩行,去建寺、去佈施、去供養出家人,但,並不執著有無功德。

 

  讓「行為努力」,但不執著於「有形」,也就是本心是清淨的,毫無一點「有所求」的污染,雖然生活在其環境之中,但「心」是來去自如,自由自在的,毫無牽掛的,這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啊!

 

  建寺,祇供人同修,不執著名份,不執著利益,不執著功德。

 

  佈施,不執著名,不執著回報。

 

  供養,不執著回報,不執著福份。

 

  對一切所作的善事,不去思,不去想,根本就「無造作之念」,這樣「無心」的人,才可以真正達到,「真佛佛中佛」的境界裏去。

 

(三)

 

  世有一等愚。

 

  有心百般求。

 

  行善無知解。

 

  衹為福到頭。

 

  就說是為道。

 

  也說是為佛。

 

  原來全不是。

 

  干古仍是愁。

 

  「有心」與「無心」的修行,全在這一念之間,而「無造作之念」才可入門,見到真正的主人。

 

  「有心」去行善怖施,是潛伏著心理因素,想得到別人的讚揚,想得到對方的稱謝,會有一種志得意滿,津津自喜,或傲眾的感覺。然而,這種「有心」的行善佈施,若得不到回響,那他會認為別人忽視他,對他無禮,很容易就升起瞋怒的心。這樣的「有心」人,心中無法平靜。

 

  真正的去佈施,要有三忘記:

 

  第一,要忘記施捨的自己。

 

  第二,要忘記被施捨的對方。

 

  第三,要忘記所施捨的物體。

 

  這種佈施,是「無造作之念」的佈施,也就是「無所住心」。

 

  在金剛經中,正是:「菩薩於法,應無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

 

  我解釋了大半天,原來就是「不住於相佈施」,就是「無心」也。

 

  什麼叫著「三輪體空」。

 

  我的解釋如下:

 

  無我。

 

  無人。

 

  無物。

 

  有了這「三無」,就是無限量的「心」。

 

  修行的人,修到了無限量的心,那就表示他的狂心(自私狹小的心)已歇息了,已「無心」了,真正的「自性」般若實相顯現了出來。

 

(四)

 

  各位同修,這裹有一個重要的口訣:

 

  「發菩提心。」

 

  「離一切相。」

 

  這二則,要互相併行。

 

  我再次的聲明:

 

  「無心」──至大無限的心。

 

  「有心」──狹小自我的心。

 

  我個人自我醒悟,唯有「至大無限的心」,才能入「真佛佛中佛」的三摩地,才能符合宇宙意識的真理,唯有「無心」者,悟見自己的本性,什麼是真正的明師呢?就是「無心行者」才了解最上乘的道,才有資格指出「道」在何處,才能見到「心燈」「指月」「成佛」的正道。

 

  真正的明師,要能「育人」、「指導人」,要能使弟子見到本性的人。要傳下真正的口訣,要述說口訣,啟發要旨。

 

  要知道啊!

 

  「無事」──煩惱解脫。

 

  「無心」──明心見性。

 

  要明白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全是由「無心」二字中出現,甚至三藏十二部經,全是「無心」中流露的大智慧。

 

  真正的明師,可以指出「道」就是在每一個人的人性之中,也可說在天的深處,是瀰布六合的,這一指出,就是要修行人自己去領悟,去實踐,把「行者」自己邪曲的、迷妄的,努力的改正過來,更要自己的行為合乎於「正行」,一個有「正行」的人,妄心自熄,剎那消滅,心不在內,心不在外,在寂靜中便合於「宇宙意識」,一切萬事萬物清明透徹,這就是般若(智慧),有了般若,就開悟了。

 

  我又說:

 

  「無心」──清明透徹。

 

  「有心」──妄想雜念。

 

  如何入「真佛佛中佛」的三摩地,就是要「無心」才能入。

 

  我自己知道,蓮生金剛上師已經完全領會了「無事無心」的大口訣,後來的弟子們,會在禪定中看見蓮生金剛上師在「宇宙意識」之中顯現出他的金身。祇要弟子們如法的修行,也悟到了「無事無心」,發下了大菩提心,奉持這樣的口訣,一生精進,一定會得到:

 

  「煩惱解脫。」

 

  「明心見性。」

 

  蓮生金剛上師把「真佛佛中佛」最無上的大口訣傳了下來給大眾,這就是「心印」,凡是發菩提心的人,要速速去領悟,悟了真理之後,再向中根、下根的人講解,要一人得度,人人得度。

 

  澄定心神,使它像湖水一樣的清淨明澈。

 

  抱元守一,使精氣達於神化。

 

  迴光天心,使萬流歸於一本。

 

  這都是要精神統一的達於「一」,若將「一」歸於「零」,歸於「無」。當下「無心」一現,便融合了,便開悟了,便顯現「自性」,便「明心見性」了。

 

  佛的覺悟;就是「無心」。

 

  「無心」才能到彼岸。

 

(五)

 

  「無心」──真正的破魔大口訣。

 

  「有心」─感召種種的魔來附身。

 

  有很多人說,所謂「走火入魔」,是因為修法不對,或因為供祭不對,甚至拜的師父不對,或者信的教不對。

 

  其實「走火入魔」,完全在「感召」二個字。

 

  我明明白白的告訴大家,「走火入魔」完全是「個人心念感召」的問題。

 

  同樣的一種修練方法,為什麼有的人不會「走火入魔」,而有的人會「走火入魔」,問題在那裡?

 

  是「心念」,是「心念感召」也。

 

  凡是眾生,雖想修心,但心未清淨,仍然「有心」造業,因此,便由六根產生了「有心」的感召。

 

  例如,眼見嬌豔的美色,耳聞輕柔的呼喚,鼻嗅如膩如蘭的芳香,身貪冰肌滑膩的觸感,意的貪戀欲樂。這種向外逐色的「心念」,必然召感了「色魔入身」。

 

  例如,眾生聽到他人的譭謗,心不平靜,百計報復,怒目相向,此時心中猶如山石壓頂,碾磑耕磨,這種現象產生了含冤莫白,走投無路,備受折磨。修行人受枉屈,有時難忍一時之氣,心中感召「一死百了」的死魔,最後走向自殺一途,這是感召到無由超脫的「死魔悲魔」,如頭頂高山,愈壓愈重,無由脫身。

 

  例如,修行人雖然精進異常,精研妙明,反聞功深,光明內照,雖然有少少定力,但,妄想神通,於是能穿牆透壁,能聞空中說法,能見千里外的事物,能知三世因果,知他人的心中之念。一得此神通,便心生歡喜,執著於神通境界,於是,日日玩弄神通,以致入了群魔圈套,不得復出,受其欺誑簸弄,神魂反而顫倒,最後走火入魔。

 

  以上三個例子,第一個是「色念召感入魔」。第二個是「冤念召感入魔」。第三個是「念念神通召感入魔」。

 

  在經書中,「走火入魔」寫的明明白白:

 

  念在「財物」,召感「怪鬼」。

 

  念在「貪色」,召感「魃鬼」。

 

  念在「欺誑」,召感「魅鬼」。

 

  念在「瞋恨」,召感「蠱毒鬼」。

 

  念在「害人」,召感「癘鬼」。

 

  念在「自高」,召感「餓鬼」。

 

  念在「曖昧」,召感「魘鬼」。

 

  念在「神通」,召感「魍魎鬼」。

 

  念在「巫術」,召感「役使鬼」。

 

  念在「相命」,召感「傳送鬼」。

 

  什麼是「念」,念就是「有心」。要知道啊!所謂「走火入魔」完全是由於自心的顛倒妄想所致,由於自己的「顛倒妄想」的自以為是的修行,造作了「思業」,所招引來了妄報,就「走火入魔」了。

 

(六)

 

  為什麼「無心」是破魔的最大口訣呢!

 

  因為「無心」,魔無物可附。根本就沒有心,魔依心念而附,一個沒有心念的人,魔無由生。

 

  所以有一句話說:

 

  「心生魔生」。

 

  「心減魔減」。

 

  「無心」的造作,就是「無為而為」。

 

  「佛」是沒有生死的,但為了度眾生,是無生而生,非滅示滅,這正是「無為而為」啊!

 

我個人領悟到,唯有到了「無心」的境界,才不會著了魔,才算超凡入聖。如果修行人尚有「心念」如何如何,尚有召感,則著魔的可能性仍在,修行人就必須謹慎「防魔」。

 

  「無心」,「無為而為」,是極為甚深徽妙的大口訣,一般根基淺薄的人,是無法意會的,因其甚深雞解。我今天把這義趣,一再的述說,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切勿等聞視之。

 

  金剛經裹的四句偈: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這是「無常」。更是「無為而為」。

 

  即是「無心」。

 

(七)

 

  因為領悟「無心」之故,所以,我將宣佈:

 

  我將離開「真佛宗宗主」之位。

 

  我永遠不擔任任何一間寺的「住持」之位。

 

  我不願有「虛無」之名。

 

  請把一切營利機構的「董專長」之名刪除。

 

  請把一切機構的「顧問」之名刪除。

 

  請把一切機構的「委員」之名刪除。

 

  我要祇剩下「盧勝彥」這三個宇,這三個字也祇是一個「代號」而已,盧勝彥不要名,也不要利,我祇是「無心」。

 

  所謂盧勝彥,即非盧勝彥,即是盧勝彥。

 

  盧勝彥祇是弘揚真理者,與一切名利無干涉。

 

  各位同修,名利的世界即是煩惱的世界,無心的世界就是解脫的世界,領悟「無心」才是解脫的根源,所以要離開一切的名相的束縛。很坦白說,迷戀名相的,就是凡夫了,離一切名相的,就是覺悟的佛了。

 

  我明白,一切名相,全是虛妄的。

 

  過去沒有,未來也沒有,也並不是永遠能夠掌握的,修行者要把名相來打破,打破那牢牢的結,死纏的結,不要被名利的煩惱及外在的環境所束縛,要任它來,任它去,不要患得患失。

 

  「無心」,原是至高無上的智慧,覺悟的人一定會領悟它的,是由凡夫到達彼岸的大智慧。

 

  這智慧才是真智慧,是廣大無邊的,是諸佛的大成就,內在外在均是澄清而自然的。

 

  貪婪、怨恨、愚痴……。全部遠遁。

 

  不再是「宗主」。

 

  不再任「住持」。

 

  不是「董專長」。

 

  不是「顧問」,不是「委員」。

 

  我什麼都不是,也什麼都不要,什麼都無所謂。

 

  「發菩提心。」

 

  「離一切相。」

 

  我祇是一位弘揚真理的人,真正的一位「行者」。

 

(八)

 

  各位同修,我說「無心」才可以「明心見性」。我特別再開示如下:

 

  一個人在努力精進之後,沒有想,沒有思的時候,就處於根本的狀態之中,正是無念而空寂的。

 

  此時的心念全無。不在內,不在外。

 

  在此境界,有兩種脫離:

 

  一、外在的事物完全無涉。

 

  二、內在的一無所有(空洞)也消失。

 

  此時就是脫離了兩邊的狀況。

 

  (此內在真是空無所執的恢恢蕩蕩,但,又不執著這「空無」,這樣才不會迷失)

 

  我說,正是虛無縹緲之際。如果心神豁然洞開,就進入了佛的覺悟境界,在這覺悟的境界,其實有四:

 

  光明最勝。

 

  智慧最勝。

 

  覺悟最勝。

 

  融合最勝。

 

  這四種境界,是我體會出來的,我為了這「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間」,就是為了教導所有的眾生得到這樣的大開悟,這是真佛密法的大口訣,唯有在這種境界之中,才是自由,才是自主,才是無生,才是無死,這才是「明心見性」。

 

  「無心」的禪定,真佛佛中佛的三摩地,正是來去自如的「如來」,正是「不執不滯」的大智慧,明心見性是頓然而見,這是行者契悟的正道,完完全全通達無礙的。

 

  「有心」想見真性,必見不到真性,因為外在的林林總總已迷惑了心,「有心」總是執著外在的事物,以為實有,所以是迷妄的。「有心」是狹小自我的心。

 

  無心智無漏。

 

  圓滿更濟要。

 

  這等無上訣。

 

  諸佛傳此妙。

 

  念寂是安居。

 

  雙離就無誚。

 

  人間大日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04932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