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解析呂純陽百字銘 轉貼



南師解析呂純陽百字銘   轉貼

 

百字銘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主,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復,普化一聲雷。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這是很正統的道家修養方法,"養氣忘言守",第一句話就很難。如何養氣?不是練氣哦!不是做什麼密宗的九節佛風、寶瓶氣。各種氣功,講練氣是靠鼻子嘴巴的,據我個人統計,有兩百六十多種方法。所以人類真會玩花樣,就是兩個鼻孔跟一個嘴巴漏氣的地方,產生兩百多種的花樣,各家有各家的方法。可是養氣不是練氣,上次我們提到過養氣同養心的工夫,最好是孟子在《盡心篇》上的說法。現在真講養氣,就是要"忘言守""忘言"並不是不講話而已。言語是表達於外的思想,思想是沒有表達出來的語言,兩者是同一個東西。所以"忘言"並不只是不說話,它包括無思無慮,思想都清淨了。""就是定的境界。

 

"降心為不為""降心"這兩字,呂純陽大師是取用《金剛經》中須菩提問佛--切人修行如何降伏其心--也就是問妄想心怎麼樣寧靜下來。把妄想心寧靜下來就是降心,好像是用力做有為的工夫。其實這個有為就是無為,有意把妄想心寧靜,反而寧靜不了;如果是無心,此心自然寧靜下來,所以為而不為。

 

"動靜知宗主,無事更尋誰",這一段呂純陽所講是最高的禪啦!不動心並不是道。禪宗也說"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真正修道的人,不但能出世,更要能入世,動靜之中都是道。在靜中不亂,在動中也不亂;靜中也無事,動中也無事;出世是無事,入世也無事。日應萬機,此心無事,在這個時候更尋誰?不要像禪宗參念佛是誰,不要找誰了,因為"動靜知宗主",不迷,不失根本。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一個修道的人,不是跑到深山茅棚裏頭,躲開了一切叫清淨,而是要在入世做人處事之間,保持那個真如不動、恒常不變的那個道心,能夠應物處世,自己不迷失本來清淨的本性。"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自然回來的,氣自然定了。"氣回丹自結",氣住脈停,久而久之就定,佛家講得定,道家講結丹了。"壺中配坎離",人的身體,道家比方像葫蘆,密宗拿兩重寶蓋代表這個肉體。坎離是卦名,"配坎離"其實就是水火既濟。這樣定久了,身體上起變化,就會脫胎換骨。

 

"陰陽生反復,普化一聲雷",整個氣脈自然震開了,一陽來複,地雷複卦。雷是震卦有震動的現象,佛經常說大地有六種震動,並不一定是講這個地球物理的地震,有時候是形容身體上六種震動,沒有說八種震動,這也是六根轉化。一般密宗、道家修氣脈的,這個時候,氣脈一下子自然都開了。所以一脈通百脈通,就是講中脈一通,百脈自然都通了。

 

當時的境界,"白雲朝頂上",這是道家的形容,就是從頭頂開始身心內外一片白光,是有相的光明。"甘露灑須彌",頭頂上自然有一種甘露流下來。這裏頭還帶有道家天元丹的意思。在佛家《禪秘要法》,白骨觀第十六、第十七觀裏頭都提到過天元丹。佛也說,修持到這個境界加上虔誠的恭敬心,有成就的天人,自然會給你灌頂。連釋迪牟尼佛都吩咐,到這個時候特別要注重營養,要吃好的飲食,而且避開一切人的困擾。到了這一步,要入密室,在不通風的地方,甚至到沒有鳥雀聲音的地方,一切聲音都沉寂了。這個階段才是道家所講的,得到天元丹的境界。

 

到這個時候,"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佛家講是解脫了。"坐聽無弦曲",就是觀音圓通的境界,沒有弦哪里有音樂呢?這個音樂是天樂,莊子所謂的天籟之音,不是地籟,也不是人籟。"明通造化機",這個宇宙生命的根源,萬有的根源都知道了。"都來二十句",最後這兩句湊成二十句。"端的上天梯",這是唐末宋代的土話,現在用白話來說,就是講真的上天梯了。也就是說,這個人可以昇華,超越這個現有的生命。

 

 

 

 

 

百字銘   孫思邈

 

  怒甚偏傷氣,思多太損神。神疲心易役,氣弱病相縈。

 

  勿使悲歡極,當令飲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寢鳴雲鼓,晨興漱玉津。妖神難犯已,精氣自全身。

 

  若要無諸病,常常節五辛。安神宜悅樂,惜氣保和純。

 

壽夭休論本,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孫思邈,京兆東原(陝西耀縣)人,出生于隋開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歲(也有說他活了141歲),他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歷史上,被人們尊為“藥王”。

 

孫思邈7歲時讀書,就能“日誦千言”。每天能背誦上千字的文章,到了20歲,就能侃侃而談老子、莊子的學說,並對佛家的經典著作十分精通,被人稱為“聖童”。但他認為走仕途,做高官太過世故,不能隨意,多次辭謝了朝廷的封賜。隋文帝讓他做 國子 博士,他稱病不就。唐太宗即位後,召他入京,見到他50多歲的人竟能容貌氣色、身形步態皆如同少年一般,十分感歎,便道:“所以說,有道之人真是值得人尊敬呀!像羨門、廣成子這樣的神仙人物原來世上竟是有的,怎麼會是虛言呢?”皇帝還想授予他爵位,但被孫思邈婉拒了。高宗繼位後,又邀他做諫議大夫,被婉拒。孫思邈歸隱,高宗又賜他良駒,將已故的鄱陽公主之豪宅贈其居住,就連當時的名士宋令文、孟詵、盧照鄰等文學大家都十分尊敬他,以待師長的禮數來侍奉他。

 

一次,盧照鄰請教孫思邈:“名醫能治癒疑難的疾病,是什麼原因呢?”孫思邈的回答十分精彩,他答道:“對天道變化瞭若指掌者,必可參政於人事;對人體疾病瞭解透徹者,也必須植根于對天道變化規律的掌握。天有四季,有五行,相互更替,猶似輪轉。天道之氣和順而為雨;憤怒則化為風;凝結而成霜霧;張揚就是彩虹。這是天道規律,人也相對應於四肢五臟,晝行夜寢,呼吸精氣,吐故納新。人身之氣流注周身而成營氣、衛氣;彰顯于志則顯現於氣色精神;發於外則為音聲,這就是人身的自然規律。陰陽之道,天人相應,人身的陰陽與自然界並沒什麼差別。人身的陰陽失去常度時,人體氣血上沖則發熱;氣血不通則生寒;氣血蓄結生成瘤及贅物;氣血下陷成癰疽;氣血狂越奔騰就是氣喘乏力;氣血枯竭就會精神衰竭。各種徵候都顯現在外,氣血的變化也表現在形貌上,天地不也是如此嗎?” 

 

孫思邈對良醫的診病方法總結為:“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膽大”是要有如將帥般自信而有氣質;“心小”是要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邊落足一樣時時小心謹慎;“智圓”是指遇事圓活機變,不得拘泥,須有制敵應變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貪名、不奪利,心中自有坦蕩天地。這就是孫思邈對於良醫的要求。其實,何止於醫者,僅從為人的角度上來講,恐怕要做一個有氣度、有擔當的人,也不悖此道吧! 

 

孫思邈是古今醫德醫術堪稱一流的名家,尤其對醫德的強調,為後世的習醫、業醫者傳為佳話。他的名著《千金方》中,也把“大醫精誠”的醫德規範放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上來專門立題,重點討論。而他本人,也是以德養性、以德養身、德藝雙馨的代表人物之一,成為歷代醫家和百姓尊崇的偉大人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04932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