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http://www.goldenmother.tw/hom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5&Itemid=26


好文推薦






金剛薩埵





金剛薩埵是密教極重要的本尊,又名不動如來。

金剛薩埵曾經發願,祂說:願我未來現證佛果時,若有眾生已造五無間罪、毀壞誓言,只要聞我名號、作意於我、念誦百字咒王,一切罪障都可無餘清淨,此願若不成就,我誓不成佛,願我住於破戒者前,一切罪障都能清淨。」,現在金剛薩埵已經在東方琉璃淨土中成佛,祂的大願完全實現,所以念修金剛薩埵本尊心咒和百字明就可清淨無邊罪障。

金剛心菩薩本尊法在四加行中的最後一項,是行者皈依入門之後持誦各種心咒滿定數之後開始啟修外法的第一個入門的法,也因為如此卻被許多同門視之為小法、基本法、入門法而急於跳過這個階梯往下一步走去。這似乎是對於金剛心菩薩的認識不足,且過度重視學理而失去平衡,如此致使我執越來越重,大家都慢慢的變成大師,一個一個越來越會說法,理念越來越豐富,學識懂得越來越多,導致越來越難將「自己」全心全意交給佛菩薩,臣服於佛菩薩腳下的恭敬謙卑之心漸漸消失而導致缺乏依止力,當觀想變化為本尊之時又很難升起出離、懺悔與菩提之心。

金剛薩埵乃金剛持之中的一位,屬第六金剛持,前面五位便是五方佛,金剛總持就是原始佛,也就是紅教所說的阿達爾瑪佛(普賢王如來),在原始佛底下則分為五大金剛持尊者,五大金剛持合起來便是第六金剛持,也就是金剛薩埵法王子。

金剛薩埵是現報身佛的像,因此身體有十三種報身佛的莊嚴,以及五方佛冠、髮髻,髮髻上有藏文種子字、牟尼寶等等,這些要一一觀想清楚,由頭頂觀到腳,由腳再觀到頭頂。

聖尊曾經說過要相應哪尊佛菩薩首要的便是了解這尊佛菩薩的願力,然而大家在修法之中卻總是將儀軌與觀想的重要性放在「心」的前面,不知道對於金剛心菩薩這位啟修密法以來第一位本尊的依止才是踏出實修的第一步。金剛心菩薩的「心」字,個人認為除了堅固的道心之外還有菩提心,為何如此說呢?因為祂的願力說明了只要眾生依止於祂,一切罪障將得以清淨,此願若不成就絕不成佛。也因為金剛薩埵已經成佛,所以說這個願力便已成就。

記得以前常常聽到有師兄姊說到皈依之後還不敢開始修法,認為要先將心修好,認為要先將學理通轍,認為在那之後再開始啟修外法才能安心,這樣的想法其實是過度謙虛,並恐懼於實修所致,也許認為自身不夠清淨,也許認為自己資質愚鈍,但是這樣靠自己的力量要修心成聖與通徹學理甚至開悟談何容易,第八意識內塞的滿滿的業障便足以障礙自身的思考邏輯,累世積累下來的業力便會左右自己往正道走去。密教行者若沒有依靠金剛心菩薩的力量絕對無法讓實修踏出第一步。

前陣子和同門聊天之時,有同門聊到為何金剛心菩薩法是密教很重要的懺悔法,但是在修法之時或努力誦唸百字明咒之時卻沒有顯教拜懺之時的覺受,是否這就是大家還是很熱衷於顯教拜懺的原因,我說這是因為一直以來大家非常忽略金剛心菩薩法的心要,因為缺乏了對金剛薩埵的依止,沒有瞭解金剛薩埵的願力,也就是「心」沒有與金剛薩埵合一,如此修一壇法下來又是一場照本宣科的肅穆遊戲,如何能產生覺受?若是密教行者捨去此極為強大的消業之法而擇顯教懺法來修是令人感到非常遺憾的。

為何一直提到願力?為何本人認為金剛心菩薩的「心」這個字與菩提心有絕對關係,因為合一之後行者就是金剛心菩薩,金剛心菩薩的願力會是消自己的業障嗎?答案當然絕對不是,這個願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消他人的業障,要有極大的「祈望消除他人業障的菩提心」才能符合金剛薩埵的願力,這點極為重要,沒有這樣的菩提心要如何能夠成為金剛心菩薩?這個修法前必須要具備的心要沒有做好,後面修法之中的消業效果便會很有限。

觀想是必須要花時間練習的,想要一蹴可集是不可能達到效果,有些人會說觀想不容易,觀想時會有障礙(業障)影響,也有些人說觀想很容易,但是也可能只是將圖像閃過腦海而非細微的觀想,在藏密的傳法之中對於啟修之時的觀想是非常的仔細,解說得也很詳細,包括眼睛鼻子嘴巴以及身上的十三種配件都會有詳細的解說以增加行者對於法王子的印象,具體的觀想技巧在於真實又內外通透,如夢如幻的虛無飄渺。外在的觀想對於依止力的培養很是重要,除了外在的觀想,內心的菩提心流露,令自身的心念與法王子的願力結合更是培養依止力的重點。藏密他們在這個時候講到四力,第一個講到的就是依止力。

行者可以慢慢的練習,慢慢的分次將金剛薩埵記憶到腦海之中,剛開始之時記憶金剛薩埵的臉部,眼睛的形狀,嘴巴的形狀等等,幾次之後再開始記憶身上的穿著,衣飾、鈴與杵,坐姿等等的,分次的慢慢的讓金剛薩埵成為腦海中具有極深印象的主尊,對於一般人而言若不能做到微細觀想就絕對不能與之相應。在一次一次慢慢的練習之後將會發現圖像越來越清晰,所有的細節也已經慢慢的映入腦海而不需要再經過思索,那就是因為障礙觀想的業障已經慢慢的消除了。這個時候外在的依止力就已經成型。

內在的依止力的培養則是前面所講到的心要,其實也是我這篇文章要講到的重點,若沒有「為眾生而發出的菩提心」,在密教的實修上絕對跨不出第一步,若沒有希望眾生的業力因為修持金剛薩埵而消除,代表的就是不瞭解金剛薩埵的願力。沒有這樣的菩提心而來修持密法絕對都是白搭,不管是熱衷於禪定、本尊相應還是追求金剛大法其實都是白搭。

記得在很久以前,有次經過顯教的道場,我向張師姊提議進去觀摩一下,當時剛好某位不知道是法師還是大師剛上完課,正好碰上散場的時候,一些婦女正在收拾與整理著場地,主持的大師正被幾位留下來提問題的人圍著,有點像明星被粉絲包圍著一樣,我和張師姊到處走著看著,拿了幾份結緣經書翻看著的時候張師姊不經意的說道:「那些歐巴桑頭上的光好亮喔!」,我聽完之後看了看那些留下來打掃的歐巴桑,覺得與一般人看來無異,於是又問張師姊道:「弟子的光都很亮了,那這位大師不就亮翻了!」,沒想到張師姊卻回我:「沒耶!沒光!」,我聽完一愣,喵了一眼那位大師之後繼續看我的書去。

回到家中之後,忍不住問張師姊為何那位大師頭上的光芒沒有打掃整理場地的弟子亮?金母這時回我說道:「因為那位大師心理想的是攝眾,是自己的名位,是如何抓住這些眾生打造自己的宗教帝國,佛法被這人濫用了!」,我聽完再問金母:「那為何他的弟子身上的光芒卻比他還亮?」,金母回我道:「因為她們心裡想的是要把場地整理好,要讓他人得以聽聞佛法,要打掃乾淨讓道場維持莊嚴,她們心裡想的不是自己,她們知道自己的悟性有限,所以也很甘願的做一位護持佛法與道場的行者,身上發出的光便是因此而來的呀!」。

前陣子有位師兄在聊天之時說到我寫的文章之中常常流露出對時事、道場與經營者的不滿等情緒。當我們開始走出家門接觸其他修行之人之時,張師姊曾說到為何他們對密法的了解總是在學理上打轉?幾經了解之後才感受到就如前述那位大師一樣,因為他們沒有放下自己,雖然出錢出力經營道場,然而為的卻不是眾生,有些是想要獲取功德,有些則是無明的爭名爭利,有些則是要師尊注意到自己,為的是要往宗派核心去鑽,他們沒有理解到聖尊說的各種心要,不了解密法最初的發心便是慈悲喜捨的「捨」字!

我相信當初金母推著我們出來問事,為的不見得是要大顯神威,而是要我們體悟到修行之路最重要的發心便是慈悲喜捨,如果沒有金母推著我們出來,我們便不會去詢問師尊,若師尊沒有說我們應該出來服務,我們現在應該還是關在家裡與世隔絕,永遠也不會產生慈悲喜捨的深切體悟。

修習密教!背得一堆儀軌技法與豐富的學理都沒有用,最重要的還是聖尊說的要懂得本尊的願力,在踏出這第一步的金剛心菩薩法之時若不能了解本尊為了眾生而發的願力,不能發自內心的願意為了消除眾生的業力而修行,不能為了幫助他人而捨棄自己獲取功德與利益的機會,那還修什麼密法?每尊本尊都是要發菩提心之後才能相應,所以初發心必定都是要能「捨」,也就是如聖尊的心一樣「只為眾生憐」。

這篇文章是看到聖尊於九月五日西雅圖雷藏寺法會開示中的一段話而有感寫出:修孔雀明王法一定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任何一個法都要的!慈悲喜捨,給人家快樂,去掉人家的痛苦,歡歡喜地去做,可以捨掉一切,就是慈悲喜捨發菩提心。




金剛薩埵





金剛薩埵是密教極重要的本尊,又名不動如來。

金剛薩埵曾經發願,祂說:願我未來現證佛果時,若有眾生已造五無間罪、毀壞誓言,只要聞我名號、作意於我、念誦百字咒王,一切罪障都可無餘清淨,此願若不成就,我誓不成佛,願我住於破戒者前,一切罪障都能清淨。」,現在金剛薩埵已經在東方琉璃淨土中成佛,祂的大願完全實現,所以念修金剛薩埵本尊心咒和百字明就可清淨無邊罪障。

金剛心菩薩本尊法在四加行中的最後一項,是行者皈依入門之後持誦各種心咒滿定數之後開始啟修外法的第一個入門的法,也因為如此卻被許多同門視之為小法、基本法、入門法而急於跳過這個階梯往下一步走去。這似乎是對於金剛心菩薩的認識不足,且過度重視學理而失去平衡,如此致使我執越來越重,大家都慢慢的變成大師,一個一個越來越會說法,理念越來越豐富,學識懂得越來越多,導致越來越難將「自己」全心全意交給佛菩薩,臣服於佛菩薩腳下的恭敬謙卑之心漸漸消失而導致缺乏依止力,當觀想變化為本尊之時又很難升起出離、懺悔與菩提之心。

金剛薩埵乃金剛持之中的一位,屬第六金剛持,前面五位便是五方佛,金剛總持就是原始佛,也就是紅教所說的阿達爾瑪佛(普賢王如來),在原始佛底下則分為五大金剛持尊者,五大金剛持合起來便是第六金剛持,也就是金剛薩埵法王子。

金剛薩埵是現報身佛的像,因此身體有十三種報身佛的莊嚴,以及五方佛冠、髮髻,髮髻上有藏文種子字、牟尼寶等等,這些要一一觀想清楚,由頭頂觀到腳,由腳再觀到頭頂。

聖尊曾經說過要相應哪尊佛菩薩首要的便是了解這尊佛菩薩的願力,然而大家在修法之中卻總是將儀軌與觀想的重要性放在「心」的前面,不知道對於金剛心菩薩這位啟修密法以來第一位本尊的依止才是踏出實修的第一步。金剛心菩薩的「心」字,個人認為除了堅固的道心之外還有菩提心,為何如此說呢?因為祂的願力說明了只要眾生依止於祂,一切罪障將得以清淨,此願若不成就絕不成佛。也因為金剛薩埵已經成佛,所以說這個願力便已成就。

記得以前常常聽到有師兄姊說到皈依之後還不敢開始修法,認為要先將心修好,認為要先將學理通轍,認為在那之後再開始啟修外法才能安心,這樣的想法其實是過度謙虛,並恐懼於實修所致,也許認為自身不夠清淨,也許認為自己資質愚鈍,但是這樣靠自己的力量要修心成聖與通徹學理甚至開悟談何容易,第八意識內塞的滿滿的業障便足以障礙自身的思考邏輯,累世積累下來的業力便會左右自己往正道走去。密教行者若沒有依靠金剛心菩薩的力量絕對無法讓實修踏出第一步。

前陣子和同門聊天之時,有同門聊到為何金剛心菩薩法是密教很重要的懺悔法,但是在修法之時或努力誦唸百字明咒之時卻沒有顯教拜懺之時的覺受,是否這就是大家還是很熱衷於顯教拜懺的原因,我說這是因為一直以來大家非常忽略金剛心菩薩法的心要,因為缺乏了對金剛薩埵的依止,沒有瞭解金剛薩埵的願力,也就是「心」沒有與金剛薩埵合一,如此修一壇法下來又是一場照本宣科的肅穆遊戲,如何能產生覺受?若是密教行者捨去此極為強大的消業之法而擇顯教懺法來修是令人感到非常遺憾的。

為何一直提到願力?為何本人認為金剛心菩薩的「心」這個字與菩提心有絕對關係,因為合一之後行者就是金剛心菩薩,金剛心菩薩的願力會是消自己的業障嗎?答案當然絕對不是,這個願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消他人的業障,要有極大的「祈望消除他人業障的菩提心」才能符合金剛薩埵的願力,這點極為重要,沒有這樣的菩提心要如何能夠成為金剛心菩薩?這個修法前必須要具備的心要沒有做好,後面修法之中的消業效果便會很有限。

觀想是必須要花時間練習的,想要一蹴可集是不可能達到效果,有些人會說觀想不容易,觀想時會有障礙(業障)影響,也有些人說觀想很容易,但是也可能只是將圖像閃過腦海而非細微的觀想,在藏密的傳法之中對於啟修之時的觀想是非常的仔細,解說得也很詳細,包括眼睛鼻子嘴巴以及身上的十三種配件都會有詳細的解說以增加行者對於法王子的印象,具體的觀想技巧在於真實又內外通透,如夢如幻的虛無飄渺。外在的觀想對於依止力的培養很是重要,除了外在的觀想,內心的菩提心流露,令自身的心念與法王子的願力結合更是培養依止力的重點。藏密他們在這個時候講到四力,第一個講到的就是依止力。

行者可以慢慢的練習,慢慢的分次將金剛薩埵記憶到腦海之中,剛開始之時記憶金剛薩埵的臉部,眼睛的形狀,嘴巴的形狀等等,幾次之後再開始記憶身上的穿著,衣飾、鈴與杵,坐姿等等的,分次的慢慢的讓金剛薩埵成為腦海中具有極深印象的主尊,對於一般人而言若不能做到微細觀想就絕對不能與之相應。在一次一次慢慢的練習之後將會發現圖像越來越清晰,所有的細節也已經慢慢的映入腦海而不需要再經過思索,那就是因為障礙觀想的業障已經慢慢的消除了。這個時候外在的依止力就已經成型。

內在的依止力的培養則是前面所講到的心要,其實也是我這篇文章要講到的重點,若沒有「為眾生而發出的菩提心」,在密教的實修上絕對跨不出第一步,若沒有希望眾生的業力因為修持金剛薩埵而消除,代表的就是不瞭解金剛薩埵的願力。沒有這樣的菩提心而來修持密法絕對都是白搭,不管是熱衷於禪定、本尊相應還是追求金剛大法其實都是白搭。

記得在很久以前,有次經過顯教的道場,我向張師姊提議進去觀摩一下,當時剛好某位不知道是法師還是大師剛上完課,正好碰上散場的時候,一些婦女正在收拾與整理著場地,主持的大師正被幾位留下來提問題的人圍著,有點像明星被粉絲包圍著一樣,我和張師姊到處走著看著,拿了幾份結緣經書翻看著的時候張師姊不經意的說道:「那些歐巴桑頭上的光好亮喔!」,我聽完之後看了看那些留下來打掃的歐巴桑,覺得與一般人看來無異,於是又問張師姊道:「弟子的光都很亮了,那這位大師不就亮翻了!」,沒想到張師姊卻回我:「沒耶!沒光!」,我聽完一愣,喵了一眼那位大師之後繼續看我的書去。

回到家中之後,忍不住問張師姊為何那位大師頭上的光芒沒有打掃整理場地的弟子亮?金母這時回我說道:「因為那位大師心理想的是攝眾,是自己的名位,是如何抓住這些眾生打造自己的宗教帝國,佛法被這人濫用了!」,我聽完再問金母:「那為何他的弟子身上的光芒卻比他還亮?」,金母回我道:「因為她們心裡想的是要把場地整理好,要讓他人得以聽聞佛法,要打掃乾淨讓道場維持莊嚴,她們心裡想的不是自己,她們知道自己的悟性有限,所以也很甘願的做一位護持佛法與道場的行者,身上發出的光便是因此而來的呀!」。

前陣子有位師兄在聊天之時說到我寫的文章之中常常流露出對時事、道場與經營者的不滿等情緒。當我們開始走出家門接觸其他修行之人之時,張師姊曾說到為何他們對密法的了解總是在學理上打轉?幾經了解之後才感受到就如前述那位大師一樣,因為他們沒有放下自己,雖然出錢出力經營道場,然而為的卻不是眾生,有些是想要獲取功德,有些則是無明的爭名爭利,有些則是要師尊注意到自己,為的是要往宗派核心去鑽,他們沒有理解到聖尊說的各種心要,不了解密法最初的發心便是慈悲喜捨的「捨」字!

我相信當初金母推著我們出來問事,為的不見得是要大顯神威,而是要我們體悟到修行之路最重要的發心便是慈悲喜捨,如果沒有金母推著我們出來,我們便不會去詢問師尊,若師尊沒有說我們應該出來服務,我們現在應該還是關在家裡與世隔絕,永遠也不會產生慈悲喜捨的深切體悟。

修習密教!背得一堆儀軌技法與豐富的學理都沒有用,最重要的還是聖尊說的要懂得本尊的願力,在踏出這第一步的金剛心菩薩法之時若不能了解本尊為了眾生而發的願力,不能發自內心的願意為了消除眾生的業力而修行,不能為了幫助他人而捨棄自己獲取功德與利益的機會,那還修什麼密法?每尊本尊都是要發菩提心之後才能相應,所以初發心必定都是要能「捨」,也就是如聖尊的心一樣「只為眾生憐」。

這篇文章是看到聖尊於九月五日西雅圖雷藏寺法會開示中的一段話而有感寫出:修孔雀明王法一定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任何一個法都要的!慈悲喜捨,給人家快樂,去掉人家的痛苦,歡歡喜地去做,可以捨掉一切,就是慈悲喜捨發菩提心。


金剛薩埵是密教極重要的本尊,又名不動如來。


金剛薩埵曾經發願,祂說:「願我未來現證佛果時,若有眾生已造五無間罪、毀壞誓言,只要聞我名號、作意於我、念誦百字咒王,一切罪障都可無餘清淨,此願若不成就,我誓不成佛,願我住於破戒者前,一切罪障都能清淨。」,現在金剛薩埵已經在東方琉璃淨土中成佛,祂的大願完全實現,所以念修金剛薩埵本尊心咒和百字明就可清淨無邊罪障。


金剛心菩薩本尊法在四加行中的最後一項,是行者皈依入門之後持誦各種心咒滿定數之後開始啟修外法的第一個入門的法,也因為如此卻被許多同門視之為小法、基本法、入門法而急於跳過這個階梯往下一步走去。這似乎是對於金剛心菩薩的認識不足,且過度重視學理而失去平衡,如此致使我執越來越重,大家都慢慢的變成大師,一個一個越來越會說法,理念越來越豐富,學識懂得越來越多,導致越來越難將「自己」全心全意交給佛菩薩,臣服於佛菩薩腳下的恭敬謙卑之心漸漸消失而導致缺乏依止力,當觀想變化為本尊之時又很難升起出離、懺悔與菩提之心。


金剛薩埵乃金剛持之中的一位,屬第六金剛持,前面五位便是五方佛,金剛總持就是原始佛,也就是紅教所說的阿達爾瑪佛(普賢王如來),在原始佛底下則分為五大金剛持尊者,五大金剛持合起來便是第六金剛持,也就是金剛薩埵法王子。


金剛薩埵是現報身佛的像,因此身體有十三種報身佛的莊嚴,以及五方佛冠、髮髻,髮髻上有藏文種子字、牟尼寶等等,這些要一一觀想清楚,由頭頂觀到腳,由腳再觀到頭頂。


聖尊曾經說過要相應哪尊佛菩薩首要的便是了解這尊佛菩薩的願力,然而大家在修法之中卻總是將儀軌與觀想的重要性放在「心」的前面,不知道對於金剛心菩薩這位啟修密法以來第一位本尊的依止才是踏出實修的第一步。金剛心菩薩的「心」字,個人認為除了堅固的道心之外還有菩提心,為何如此說呢?因為祂的願力說明了只要眾生依止於祂,一切罪障將得以清淨,此願若不成就絕不成佛。也因為金剛薩埵已經成佛,所以說這個願力便已成就。


記得以前常常聽到有師兄姊說到皈依之後還不敢開始修法,認為要先將心修好,認為要先將學理通轍,認為在那之後再開始啟修外法才能安心,這樣的想法其實是過度謙虛,並恐懼於實修所致,也許認為自身不夠清淨,也許認為自己資質愚鈍,但是這樣靠自己的力量要修心成聖與通徹學理甚至開悟談何容易,第八意識內塞的滿滿的業障便足以障礙自身的思考邏輯,累世積累下來的業力便會左右自己往正道走去。密教行者若沒有依靠金剛心菩薩的力量絕對無法讓實修踏出第一步。


前陣子和同門聊天之時,有同門聊到為何金剛心菩薩法是密教很重要的懺悔法,但是在修法之時或努力誦唸百字明咒之時卻沒有顯教拜懺之時的覺受,是否這就是大家還是很熱衷於顯教拜懺的原因,我說這是因為一直以來大家非常忽略金剛心菩薩法的心要,因為缺乏了對金剛薩埵的依止,沒有瞭解金剛薩埵的願力,也就是「心」沒有與金剛薩埵合一,如此修一壇法下來又是一場照本宣科的肅穆遊戲,如何能產生覺受?若是密教行者捨去此極為強大的消業之法而擇顯教懺法來修是令人感到非常遺憾的。


為何一直提到願力?為何本人認為金剛心菩薩的「心」這個字與菩提心有絕對關係,因為合一之後行者就是金剛心菩薩,金剛心菩薩的願力會是消自己的業障嗎?答案當然絕對不是,這個願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消他人的業障,要有極大的「祈望消除他人業障的菩提心」才能符合金剛薩埵的願力,這點極為重要,沒有這樣的菩提心要如何能夠成為金剛心菩薩?這個修法前必須要具備的心要沒有做好,後面修法之中的消業效果便會很有限。


觀想是必須要花時間練習的,想要一蹴可集是不可能達到效果,有些人會說觀想不容易,觀想時會有障礙(業障)影響,也有些人說觀想很容易,但是也可能只是將圖像閃過腦海而非細微的觀想,在藏密的傳法之中對於啟修之時的觀想是非常的仔細,解說得也很詳細,包括眼睛鼻子嘴巴以及身上的十三種配件都會有詳細的解說以增加行者對於法王子的印象,具體的觀想技巧在於真實又內外通透,如夢如幻的虛無飄渺。外在的觀想對於依止力的培養很是重要,除了外在的觀想,內心的菩提心流露,令自身的心念與法王子的願力結合更是培養依止力的重點。藏密他們在這個時候講到四力,第一個講到的就是依止力。


行者可以慢慢的練習,慢慢的分次將金剛薩埵記憶到腦海之中,剛開始之時記憶金剛薩埵的臉部,眼睛的形狀,嘴巴的形狀等等,幾次之後再開始記憶身上的穿著,衣飾、鈴與杵,坐姿等等的,分次的慢慢的讓金剛薩埵成為腦海中具有極深印象的主尊,對於一般人而言若不能做到微細觀想就絕對不能與之相應。在一次一次慢慢的練習之後將會發現圖像越來越清晰,所有的細節也已經慢慢的映入腦海而不需要再經過思索,那就是因為障礙觀想的業障已經慢慢的消除了。這個時候外在的依止力就已經成型。


內在的依止力的培養則是前面所講到的心要,其實也是我這篇文章要講到的重點,若沒有「為眾生而發出的菩提心」,在密教的實修上絕對跨不出第一步,若沒有希望眾生的業力因為修持金剛薩埵而消除,代表的就是不瞭解金剛薩埵的願力。沒有這樣的菩提心而來修持密法絕對都是白搭,不管是熱衷於禪定、本尊相應還是追求金剛大法其實都是白搭。


記得在很久以前,有次經過顯教的道場,我向張師姊提議進去觀摩一下,當時剛好某位不知道是法師還是大師剛上完課,正好碰上散場的時候,一些婦女正在收拾與整理著場地,主持的大師正被幾位留下來提問題的人圍著,有點像明星被粉絲包圍著一樣,我和張師姊到處走著看著,拿了幾份結緣經書翻看著的時候張師姊不經意的說道:「那些歐巴桑頭上的光好亮喔!」,我聽完之後看了看那些留下來打掃的歐巴桑,覺得與一般人看來無異,於是又問張師姊道:「弟子的光都很亮了,那這位大師不就亮翻了!」,沒想到張師姊卻回我:「沒耶!沒光!」,我聽完一愣,喵了一眼那位大師之後繼續看我的書去。


回到家中之後,忍不住問張師姊為何那位大師頭上的光芒沒有打掃整理場地的弟子亮?金母這時回我說道:「因為那位大師心理想的是攝眾,是自己的名位,是如何抓住這些眾生打造自己的宗教帝國,佛法被這人濫用了!」,我聽完再問金母:「那為何他的弟子身上的光芒卻比他還亮?」,金母回我道:「因為她們心裡想的是要把場地整理好,要讓他人得以聽聞佛法,要打掃乾淨讓道場維持莊嚴,她們心裡想的不是自己,她們知道自己的悟性有限,所以也很甘願的做一位護持佛法與道場的行者,身上發出的光便是因此而來的呀!」。


前陣子有位師兄在聊天之時說到我寫的文章之中常常流露出對時事、道場與經營者的不滿等情緒。當我們開始走出家門接觸其他修行之人之時,張師姊曾說到為何他們對密法的了解總是在學理上打轉?幾經了解之後才感受到就如前述那位大師一樣,因為他們沒有放下自己,雖然出錢出力經營道場,然而為的卻不是眾生,有些是想要獲取功德,有些則是無明的爭名爭利,有些則是要師尊注意到自己,為的是要往宗派核心去鑽,他們沒有理解到聖尊說的各種心要,不了解密法最初的發心便是慈悲喜捨的「捨」字!


我相信當初金母推著我們出來問事,為的不見得是要大顯神威,而是要我們體悟到修行之路最重要的發心便是慈悲喜捨,如果沒有金母推著我們出來,我們便不會去詢問師尊,若師尊沒有說我們應該出來服務,我們現在應該還是關在家裡與世隔絕,永遠也不會產生慈悲喜捨的深切體悟。


修習密教!背得一堆儀軌技法與豐富的學理都沒有用,最重要的還是聖尊說的要懂得本尊的願力,在踏出這第一步的金剛心菩薩法之時若不能了解本尊為了眾生而發的願力,不能發自內心的願意為了消除眾生的業力而修行,不能為了幫助他人而捨棄自己獲取功德與利益的機會,那還修什麼密法?每尊本尊都是要發菩提心之後才能相應,所以初發心必定都是要能「捨」,也就是如聖尊的心一樣「只為眾生憐」。


這篇文章是看到聖尊於九月五日西雅圖雷藏寺法會開示中的一段話而有感寫出:修孔雀明王法一定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任何一個法都要的!慈悲喜捨,給人家快樂,去掉人家的痛苦,歡歡喜地去做,可以捨掉一切,就是慈悲喜捨發菩提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04932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